這位獨立記者報導太不恰當!別讓她出境去遠方——讀《我深愛的國家》

Photo by Shelly / 攝於松菸文創園區

「對你而言那是外國,
但我還記得基輔屬於我們的年代。」

當伊蓮娜的母親說出這句話時,對她來說早已是家常便飯了,卻驚醒身為讀者的我。還記得,並不表示正確;屬於,並不能作為侵略擴張的藉口。這是為什麼呢?

❒ 政治操弄下欺瞞的真實
在就職典禮的報導中,伊蓮娜寫出舊媒體的差異性。透過攝影機多角度取景和演練,可修正剪接、延遲電視轉播,以呈現絕佳的現場(政治意味)視覺效果;而報紙刊登的內容取決於各家報社精神,相片無法用修圖軟體造假,印刷成品無法立即刪改文字(沒有立可白的話),較原汁原味。

❒ 不恰當的新聞記者精神
伊蓮娜受到《新報》記者啟發後,特別嚮往前往戰爭最前線,致力於挖掘真相。她試圖在書中討論:對俄羅斯人而言何謂恰當?一個恰當的人應遵循既有規定,不招惹比你有權力的人,不能樹敵。

不過,薪水甚少的獨立記者經常幹著「不恰當的勾當」,為了沒人瞭解的原因,而奔波報導美好生活中殘酷的事情。大眾視《新報》記者如邪教,執迷地追求在荒原中追尋真相,而非自保。同時導致《新報》記者的黑白照片,漸漸拼滿照片牆,慘重的代價,是他們永不畏懼向前的動力。

❒ 記憶與遺忘的鬥爭
台灣繁體中文版中,作者特別撰寫一篇新序,闡述為什麼本書適合台灣人閱讀?我看完認為尤其適合在二二八事件前後閱讀,這次台灣大選前也滿適合的。如果不敢質疑國家(政黨)的家屬認為談話改變不了任何事情 — — 國家的暴行和士兵戰死,那誰來記得他們?

不斷地發聲的作者和默默不作聲的士兵家屬形成兩個對比,雙方難以進行採訪溝通。終有一位家屬接受採訪:「若我說我的國家害死家人,我會連這個祖國都一併失去。」十分恐怖又盲目的愛國主義。

再來,以二〇〇四年的貝斯蘭事件為例。貝斯蘭小鎮遭受恐怖攻擊,國家不僅在人質數量上謊報,總統普丁甚至不接受談判,為了圍攻摧毀敵人,犧牲小孩也沒關係。

《新報》持續追縱、年年報導貝斯蘭案件,避免讓人們遺忘這座城市。事件發生第十六週年,伊蓮娜的報導以人質和死者家屬的夢為主軸,夢為一個毀棄的世界填補縫隙。

❒ 田野調查社會問題

​ ​ ​ ​ ​ 「記住,火車撞人之後是不會停的。」即使撞上人,也不會說「我們撞了人」,而是「有人被撞上」。

遊隼號列車奔馳於連結莫斯科與聖彼得堡的高速鐵路,如導遊般引領伊蓮娜記錄俄羅斯由內而外的稅制問題(普丁改革稅制)、交通事故、教育問題、文化從業人員不受重視、公衛醫療問題和失業問題。

​ ​ ​ ​ ​ ​ ​ 什麼樣的人會落腳在療養院?被家人拋棄,被切斷社會連結的人。一旦失去人與人的連結,剩下的只有國家。

以多重身分潛入或臥底於各個機構的伊蓮娜,藉此深入調查內部不合法的問題。例如常作為驚悚電影取景地的「HZB」,是一座以主樓為基準,擁有三個的Y字型放射狀建築組成的廢棄醫院。這裡住滿了無處可去的人。

❒ 身為女性的權利
本書共鳴點除了獨立記者挖掘真相的精神,另一個仍須回到作者伊蓮娜身上,即作者本身的生理性別。上篇提及作者因職業和價值觀相異,成年後與家人話不投機半句多。

步入第六章,伊蓮娜隻身前往恐怖攻擊現場,車程中與計程車司機一來一往問答,敘述節奏很緊湊,相信女性讀者在閱讀至此,會感同身受、胸口喘不過氣?作者不是用「換行對白」的手法記下女性工作者承受性騷擾時,緊張、不安、不滿的情緒;而是將彼此的對話緊咬著前句,一長段一長段地記敘。

另一方面,伊蓮娜還有一個特殊身分 — — 同性戀,性向使她想申請銀行的優惠政策困難重重。她的戀情經歷不斷燃燒後,經常無疾而終收場。國家對同性戀設下許多限制,使她挺身爭取LGBT的權利,若無法正式結婚,對彼此對別人什麼也不是。你瞧,報導中的恐同症患者甚至會造成謀殺呢!

❒ 令人嚮往的美好新生活
俄羅斯如何馴化少數民族恩加納桑人?透過伊蓮娜與族人的對話,種種限制與手段娓娓道來。十七世紀初期,俄羅斯人以恩加納桑族群中的重要成員為人質,索取貢品。

進入共產主義,游牧改為定居生活,定居位置居然是在其他民族的祖居地上。令人想起不久前台灣史,國民政府遷台實行戒嚴體制,限制人民的言論、集會結社等自由。

而在第十一章中,作者詳述工業發展(工業柴油漏油事件)造成生態問題,破壞河流生態,導致魚類漸漸消失。則是想到2013年日月光廢水污染事件(這邊感謝已故導演齊柏林拍攝《看見台灣》,記錄下證據)。

教育方面,由於寄宿學校體制禁止說恩加納桑語,造成子孫只能說出支離破碎的母語。有一種熟悉感撲面而來,就如同國民政府在台灣施行國語政策。近年來教育部要力挽狂瀾,增加母語課程和活動推廣,拯救母語和原住民族語逐漸消失的窘況。

左轉有書購買《我深愛的國家》時,正好是台灣大選2024前一天,選前氣氛在各大社交平台上烘托到最高潮。選後塵埃落定,從頭開始閱讀本書,我私心認為必讀的章節:第八章「不是俄羅斯人」和第十章「記憶的抹除」,太多相似的歷史記憶共鳴,以至於看到一半哭了。

然後,一定要大聲推薦《我深愛的國家》的書封和書腰設計,應該少數捨不得丟的書腰。這邊直接從責編臉書上節錄下來回味:

「要怎麼同時呈現冷冽與溫暖?」

是責編洪仕翰與書籍設計師賴佳韋構思這本書的重點。

「在全黑深色底的封面上方,主副書名使用了色票號Panton 2925C的藍來印襯,既優雅也散發著冰冷的重量。然而,占據封面最大空間的,卻是由作者伊蓮娜頭像所構成的高書腰。

伊蓮娜這張相片的色調溫暖飽和,畫面中的她面帶著一抹幾乎快看不清楚的微笑,直視正前方。但在微笑背後,卻是環境所投下的陰影,替整體氛圍增加了一絲神秘。四周的樹枝,既是綠意的展現,也可以是某種枷鎖,就看讀者自行藍色窗簾。

但如果翻開書腰,就會看到宛如曠野般的黑色荒蕪。顯示畫面的溫暖,全是來自作者伊蓮娜一人。在她的飽和色彩底下,只剩下藍與黑所構成的俄羅斯。

藍色的窗口,象徵著伊蓮娜的記者之眼。透過那個窗口,我們才能在一片漆黑中看見俄羅斯的真實樣貌。那是一座若隱若現的城堡,就像是克林姆林宮紅場上的那些。

在特殊加工上,這座城堡上了一層局部光。也就是說,有些事情,某些真相,只能在某些特別的角度與光線底下才可以看得清楚。

同樣採用局部光處理的,還有藍色書名的筆劃。這點在實際的書本人身上,會比電腦螢幕上數位成像的灰色筆畫更加明顯。這些殘缺的筆畫,既能代表伊蓮娜略帶殘缺的愛,也可以表示這則故事若隱若現的全貌。唯有透過伊蓮娜的視角,外人才能窺見其中的祕密。」

書 ​ 名|《我深愛的國家:俄國女孩的真實告白The Country I Love: Dispatches from the Real Russia》
原書名|I Love Russia: Reporting from a Lost Country
作 ​ 者|伊蓮娜.科斯秋琴科(Elena Kostyuchenko)
譯 ​ 者|胡宗香、游孟儒
副總編輯|洪仕翰
書封設計|賴佳韋
出版社|衛城出版社(書系_Beyond 世界的啟迪)

--

--